日前投资多个以太坊 Layer 2 的风投机构 IOSG 合伙人 Momir Amidzic 在推特文章聊到了以太坊及 Layer 2 该何去何从,事实上该文是接续他先前「以太坊再造:恢复对 ETH 的控制与价值」的文章。IOSG 投资部位包含 Arbitrum丶zkSync丶Stacks丶BOB丶Taiko丶StarkWare丶Aztec Network 等涵盖以太坊丶比特币的 Layer 2。
Table of Contents
Toggle以太坊面临内忧外患
在「以太坊再造:恢复对 ETH 的控制与价值」一文中,他首先提到了当初 2021 年的 Web 3 愿景已逐渐消退,以太坊也遭遇重大挫折。不仅社群不再认同 Web 3 愿景,以太坊还面临来自 Solana 等平台的激烈竞争,争夺剩余的市场份额。有了外患还有内忧,L2 的分裂、价值累积侵蚀、生态系统控制稀释以及凝聚力不足都进一步削弱了以太坊。
Momir Amidzic 指出这些问题影响了 ETH 的经济价值,随著 L2 的崛起也削弱了以太坊的影响力。这些问题最终导致 ETH 价格出现了剧烈的回条。对此 Momir Amidzic 提出的解决方案包括强化 L2 互操作性、优先发展以 ETH 为中心的基础设施,以及采取果断且以绩效为导向的领导。他指出以太坊有坚实的基础设施和充满活力的开发者是其优势,但必须迅速且有策略地行动,以恢复 ETH 的地位。
以太坊引以为傲的价值已被虚无主义取代
现阶段以太坊从 Web 3 的狂热转向更为清醒的现实,导致对以太坊核心价值主张的重新评估。曾经理想化的去中心化愿景丶用户自主权,现已被对加密行业的更为愤世嫉俗的看法所取代,认为它不过是比特币和数字赌场。这种情绪转变对以太坊影响尤为严重。
还有一元素加剧了该现象,以太坊不再是 Web 3 愿景的唯一代表。Solana 正崛起为加密消费者活动的中心。在这种背景下,本文旨在识别以太坊最紧迫的战略挑战,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以应对这一不断演变的格局。不过本文专注于探讨 L2 相关议题。
L2 的分裂对以太坊丶用户丶协议是三输
Momir Amidzic 指出 Layer 2 的分裂破坏了用户体验和流动性。这影响了以太坊主网的可组合性优势,并且这一优势在当今的竞争者如 Solana 中仍然明显。对于用户来说,不一致的协议、标准和跨链麻烦,减弱了以太坊最初承诺的无缝互动体验。开发者则需要在多个 L2 上维护协议,造成多余负担,而新创公司则必须面对复杂的 Go To Market 策略,被迫将有限的资源分散在各 L2 的用户。
更关键的是,以太坊决定将 Layer 2 设定为主流的扩容方案,这有可能削弱其对自身生态系统的控制力,因为 Layer 2 事实上是由第三方开发运作,形同以太坊将扩容方案外包。随著 Layer 2 建立自己的生态系统,形成网路效应,进而演变成强大的护城河。
随著时间推移,这些执行层 (Layer 2) 相对于以太坊的结算层表现更亮眼,形成杠杆作用,导致未来的以太坊社群忽视结算层的重要性。资产可能开始原生存在于执行层 (Layer 2),降低以太坊作为结算层的影响力和价值累积潜力,结算层逐渐被商品化。
笔者补充:将区块链分为资料可用性层、执行层、结算层、排序器层、聚合层,Layer 2 的作法通常是使用自己的执行层执行交易,再将交易资料丢上以太坊主网做结算。根据共识机制 (Opmistic丶zk) 的不同,交易终局时间也有所不同。
(模组化叙事东山再起!结算层、执行层与聚合层如何带来新机会?)
L2 兴起影响 ETH 价值累积
L2 的兴起影响了 ETH 的价值累积,回流以太坊主网的资金减少。这种转变将经济利益从 ETH 持有者转移到 L2 代币持有者 (笔者补充:大部分 L2 代币价格从高点下滑 80~90%),削弱了因投资目的持有 ETH 的诱因。虽然这一趋势明显降低了 ETH 作为生产性资产的价值,但对于任何 L1 来说,这都是一个不可避免的挑战。只是作为最成熟的公链,以太坊首先面临了这一问题。
但 Momir Amidzic 也坦言 Solana 这类单体链甚至 L2 本身在不久的将来也可能面临类似的挑战。以太坊也面临著重大的领导挑战,在以太坊社群内,现实的绩效目标需要与理想主义相平衡,这可能会让进度变缓慢。ETH 持有者缺乏直接影响策略性关键决策的机制,他们唯一的选择就是在不满意时出售其代币。
不过 Momir Amidzic 也指出事后看来,这些问题很容易被定义,但在某种程度上,它们可能是出于监管考量以及减轻国家针对风险的结果,而非真正缺乏对治理和领导的洞察力。
以太坊应推动 L2 互操作标准
Momir Amidzic 提出的解方之一是让 Layer 2 弱肉强食,留下 2~3 个有活动的主流 L2,而其他则会逐渐消失,或著转向为特定使用场景服务的应用 rollup。另一个则是建立健全的互操作性标准,减少整个 rollup 生态系统的摩擦,降低任何单一 rollup 建立主导护城河的可能性。
他认为以太坊应该主动推动后者,趁还对 L2 有影响力时强制执行互操作性标准。他指出这种影响力正日益减弱,且以太坊拖延越久,该策略的效果就越差。若建议统一的 L2 生态系统,以太坊可以提升用户体验,并加强其对抗单一区块链的竞争力。
但只依赖市场驱动的整合,对 ETH 来说风险极大。每个 Layer 2 很可能会优先考虑其自身代币的价值累积,将 ETH 挤到一旁,削弱 Ethereum 的经济模型。为避免这种结果,Ethereum 必须果断行动,塑造其 L2 生态系统,确保价值和控制权仍与主网及 ETH 绑定。
ETH 定位为货币及纯净链上抵押品
生产性资产叙事并非 L1 代币 (包含以太坊) 的可持续长期策略。L1 捕捉大多数 MEV 的窗口期很可能只剩未来五年,因为价值累积持续向上层转移。与此同时,价值储存叙事已被 BTC 稳固占据,几乎没有空间容纳第二种资产。如果 ETH 尝试在此竞争,市场可能会将其视为「穷人的 $BTC」。类似于白银作为黄金的次级替代品的历史定位。
虽然 ETH 最终可能在价值储存方面展现出明显优于 BTC 的优势,但这一转变可能至少需要十年时间,而 ETH 无法承受等待这么久。在此期间,以太坊必须开创独特的叙事以维持其相关性。
Momir Amidzic 认为将 ETH 定位为「货币」及纯净的链上抵押品,为未来十年提供了最有前景的路径。虽然稳定币作为支付媒介主导著链上金融,但它们仍然依赖于链下帐本。区块链原生、不可阻挡的货币角色尚未被确立,而 ETH 独特地处于抓住这一机会的位置。然而,这需要以太坊重新掌控其生态系统的通用层,并优先推动 ETH 的采用,而非包装 ETH 标准的扩散。
以太坊有两种方式能确立生态系所有权
有两种方式能重新确立以太坊生态系统所有权:
- 扩展以太坊的 L1 层,将性能提升至那些更中心化但性能更佳的竞品水准,,确保消费者应用和去中心化金融 (DeFi) 体验无延迟。
- 推出以太坊原生的 Layer 2,并将所有业务开发和采用努力集中于此 Layer 2。将活动集中于 ETH 拥有的基础设施,以太坊可以加强 ETH 在生态系统中的核心地位。以太坊必须从过时的 ETH 对齐范式转变为 ETH 拥有的生态系统模型,优先考虑直接控制并最大化 ETH 的价值累积。
然而,重新掌控生态系统控制权与加强 ETH 采用率都是微妙的决策,这些决策有可能疏远关键贡献者,如 rollups 和流动质押提供者。以太坊必须谨慎应对,平衡控制需求与社群分裂的风险,以确保 ETH 能成功建立其作为生态系统基石的新叙事。
(以太坊扩容方案 R1 登场!主打不发币募资,新一代 L2 强调去中心化与公益性)
IOSG 合伙人替以太坊抓药单:转向绩效导向
最后,Momir Amidzic 明确指出以太坊的领导层必须演进,以应对其治理和策略挑战。以太坊领导者应该以绩效为导向,具备更强的紧迫感,并采取务实的生态系统发展方法。这种演进需要放弃过去对可信中立性的承诺,因为这种承诺阻碍了决策,特别是在开发以太坊产品线和将 ETH 定位为具竞争力资产方面。
此外,市场已表达对于以太坊将关键基础设施,从 rollups 到质押,外包给分散实体的不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以太坊必须从过时的与 ETH 对齐的范式转向由 ETH 拥有的模式,确保关键基础设施统一在单一代号:$ETH 之下。这一转变将强化 ETH 的核心地位,并恢复市场对以太坊战略方向的信心。
对 L2 及以太坊来说怎么做最好?风投合伙人给出建议
在 5 月 9 号的文章中,Momir Amidzic 进一步指出他认为从以太坊及 L2 的角度,应该怎么做最好。
对以太坊来说的最佳策略手册:
拥有关键基础设施:关于 L2,收购现有的或开发新的通用解决方案 (Ethereum R1),将价值承诺给 ETH。虽然专用的 rollup 可扩展、创新并吸引机构,但以太坊必须控制通用的 L2 活动。
强制执行互操作性标准,以解决流动性碎片化问题,先于市场力量自行解决。市场解决将导致 2-3 个主导的 L2,对基层具有杠杆作用,控制生态系统和资产发行。互操作性确保 L1 的长期价值。
L2 的最佳策略手册:
主要的 L2 (Base、Arbitrum):
- L1 导入流动性到 L2,以实现网路效应和生态系统主导地位,与 Solana 的整合方法竞争。
- 忽略更广泛的互操作性标准,专注于其生态系统内的标准。
- 积极将机构引入其 L2 (无论以太坊策略如何,仅限于当前的 L2)
较不具主导地位的 L2:
- 支持更广泛的互通标准,以削弱主导 L2 的护城河。
- 积极引入机构使用专门化的 L2 。
风险提示
加密货币投资具有高度风险,其价格可能波动剧烈,您可能损失全部本金。请谨慎评估风险。
2025 年 5 月 14 日,以太坊基金会宣布一项重磅计划:「兆元安全」(Trillion Dollar Security,简称1TS)倡议,旨在大幅强化以太坊区块链的安全性。这项计划的终极目标,是让以太坊成为全球经济可依赖的基础设施,承载数兆美元的链上资产。该计划透过社群平台 X 公布,强调整个生态系统将共同参与,推动安全架构的全面升级。
Table of Contents
Toggle以太坊基金会:「我们准备好让世界上链」
以太坊基金会透过官方 X 帐号发出声明:「我们宣布兆元安全(1TS)计划:一项整个生态系统的努力,旨在升级以太坊的安全性,帮助世界上链。」这条贴文开启了一连串的详尽说明,阐述该计划的愿景、策略与领导团队。
基金会指出,尽管以太坊目前已是全球最受信任的智慧合约平台,但未来的挑战需要更高层次的安全保障。「以太坊必须超越传统系统的安全与信任标准,才能承载文明级的数位基础设施。」
定义「兆元安全」:让每人链上千元、机构存入兆元
1TS 计划的核心理念是:打造一个让数十亿人愿意在链上安全持有 1,000 美元、而机构则愿意在单一智慧合约或应用中存入 1 兆美元的未来。这不只是强化区块链的技术面,更是对全球数位经济未来发展的承诺。
这种愿景意味著,以太坊要能承载个人储蓄、企业营运资金,甚至是全球性金融基础建设的核心应用场景。
三大核心策略:从漏洞扫描到安全传达
为了实现这一宏大目标,1TS 计划将采取三大行动方针:
1. 全面盘点安全优劣
基金会将对整个以太坊技术堆叠进行详细分析,找出现有的强项与潜在弱点。这份盘点将涵盖钱包使用者体验(UX)、智慧合约函式库、共识机制、云端基础设施等层面,并最终汇整成一份全面性的安全报告。
2. 优先修复关键漏洞
根据安全分析的结果,基金会将针对最紧急、风险最高的问题进行修复。不仅著眼于短期的应急处理,也包括系统性升级,确保以太坊能抵御未来可能出现的新型攻击。
3. 建立透明安全认知
最后,计划将著重于「让世界理解以太坊的安全性」。透过易懂的资讯公开与比较指标,帮助用户、开发者与机构了解以太坊的安全架构,并能与其他链或传统金融系统做出明确比较。
领导团队与社群参与:集结专家与开发者力量
这项由基金会主导的计划将由两位核心成员领衔:Fredrik Svantes(@fredriksvantes)与 Stark(@0xstark)。他们将联合三位生态系统指标人物作为顾问:
Samczsun(@samczsun):SEAL 组织创办人
Zach Obront(@zachobront):Etherealize 联合创办人
Ethzed(@ethzed):Sigma Prime 联合创办人
基金会特别强调,此计划需仰赖整个社群的参与。他们邀请所有以太坊开发者与相关机构提供建议,可透过 email(trilliondollarsecurity@ethereum.org)或官方问卷连结回馈意见。
这次的兆元安全计划,显然是对过去安全事件的回应,包括臭名昭著的 2016 年 DAO 被骇事件(损失超过 6,000 万美元)。根据 ACM 2020 年的研究报告,以太坊因支援去中心化应用(DApps)而暴露于独特的安全风险。
1TS 计划显然要一举解决从钱包韧体、合约逻辑到基础架构的各种漏洞,为整个区块链世界建立新标准。
以太坊展望未来:打造全球经济新基石
主流媒体与意见领袖也纷纷转发与分析此计划,预测它将成为以太坊发展的转捩点。
目前,基金会已开放进一步资讯连结,供有兴趣的开发者与机构深入了解。
随著链上经济加速发展,以太坊正迈向一个新时代:不只是去中心化的应用平台,更是支撑兆元资产的数位命脉。
风险提示
加密货币投资具有高度风险,其价格可能波动剧烈,您可能损失全部本金。请谨慎评估风险。
文章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谈天说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