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ex欧易交易所封面图

okex欧易交易所

okex欧易交易所是国内最大的数字货币交易所,现在注册永久免20%手续费!

官网注册

GameFi 的崛起与快速发展

过去几年,GameFi 经历了爆炸式增长,这得益于创新的“边玩边赚”(P2E)模式。像Axie Infinity这样的先锋项目让玩家能够通过游戏内活动赚取代币和 NFT,引起了全球关注。在巅峰时期, Axie Infinity拥有约 200 万日活跃用户 (DAU),月收入达数亿美元。2022 年,手游STEPN凭借其“边玩边赚”的理念引发了新的浪潮,巅峰时期日活跃用户超过 70 万。在区块链赋能财富创造的前景的推动下,玩家和投资者纷纷涌入该领域,希望在享受游戏乐趣的同时获利。随着更广泛的“边玩边赚”模式的兴起,越来越多的项目开始将游戏本身拓展到游戏本身之外——尝试将激励机制与现实世界的行为(例如锻炼、社交互动和数据贡献)挂钩。
然而,随着用户增长和资本流入的激增,GameFi 行业的潜在弱点迅速暴露。许多被大肆炒作的项目随着最初的热度消退,用户活跃度急剧下降。Axie Infinity 的日活跃用户 (DAU) 从 2021 年的约 200 万暴跌至 2025 年的约 20 万。曾经风靡一时的STEPN,在其盈利能力减弱后,日活跃用户从数十万暴跌至不足 1 万。这种剧烈的兴衰周期引发了业界对 GameFi 长期可持续性的更广泛反思。
2025 年之前的 GameFi:我们必须吸取的教训  第1张

GameFi 的历史:

第一阶段:起源(2016-2017)

GameFi 的真正起步并非源于传统意义上的游戏,而是源于 2017 年左右兴起的一波链上博彩合约浪潮,以 Fomo3D 等项目为代表。这些应用通常运行在以太坊或EOS等高吞吐量区块链上,利用智能合约机制设计庞氏骗局或分红游戏,引发用户的 FOMO(害怕错过恐惧),从而吸引持续的资金流入。虽然 Fomo3D 缺乏传统意义上的可视化界面和玩法,但它开创性地将“参与即盈利”直接编码到链上逻辑中,为后来的 Play to Earn 模式奠定了雏形。
与此同时, EOS链上涌现出大量类似赌场模式的 DApp,例如 BetDice 和 EOSBet。这些平台通过投注和分红机制吸引用户,展现了链上激励机制的可扩展性和有效性。虽然这些早期项目缺乏真正的游戏元素和资产所有权的概念,但它们为 GameFi 的未来奠定了两大基础:1)链上互动作为经济行为;2)激励设计作为用户参与的驱动力。
2025 年之前的 GameFi:我们必须吸取的教训  第2张

第二阶段:早期原型(2017-2020)

继最初的基于智能合约的投机游戏浪潮之后,GameFi 进入了以 NFT 为中心的新阶段。2017 年,CryptoKitties 成为里程碑式项目,标志着 NFT 首次用于定义链上游戏内资产的所有权。它使玩家能够繁殖、交易和收集独特的“猫咪”,每只“猫咪”都代表一种链上资产。虽然玩法相对简单,但 CryptoKitties 彻底改变了数字资产的管理方式,开启了游戏资产所有权和玩家驱动型经济的新时代。
不久之后, Axie Infinity的早期版本开始尝试回合制战斗和角色升级等轻量级游戏机制,并将这些元素与 NFT 相结合,探索可玩性与资产价值之间的交汇点。然而,由于当时以太坊的性能有限且交易成本高昂,整体用户体验仍未达到理想水平。这一时期的大多数项目仍然专注于收藏和投机,游戏深度有限。尽管如此,这一阶段标志着从“链上金融实验”到游戏形式早期表达的一次意义深远的转变。它也奠定了现代 GameFi 的基础要素:基于 NFT 的资产、去中心化市场以及游戏机制的初步设计。
2025 年之前的 GameFi:我们必须吸取的教训  第3张

第三阶段:爆炸式增长(2020-2021年)

2021年是GameFi真正的突破之年,多年来在区块链游戏领域的技术积累最终促成了游戏的主流化发展。Axie Axie Infinity成为这一阶段的旗舰项目,它将宠物饲养玩法与基于代币的激励机制相结合,激发了全球玩家的参与。玩家通过购买NFT宠物(Axie)并参与战斗,可以获得$SLP代币,这些代币可以在市场上交易,赚取真正的利润。这种看似普遍的“边玩边赚”理念吸引了众多用户的关注,尤其是在菲律宾和委内瑞拉等新兴市场,这款游戏被誉为能够“养家糊口”的Web3现象级游戏。
随着Axie Infinity 的成功,一波新项目涌入该领域。Sandbox、 IlluviumStar Atlas等项目接连上线,“边玩边赚”模式成为 GameFi 的主导模式。这一浪潮吸引了包括a16z在内的顶级风险投资公司的关注,并将交易量和融资额推向了新的高度。
然而,这一时期的快速增长并非源于可持续的游戏玩法,而更多地源于代币价格上涨和持续的用户获取,这实际上就像一场激励分配的“抢椅子游戏”。尽管存在这些结构性问题,但这一阶段标志着 GameFi 首次实现了完整的产品叙事和经济模型,并在现实世界中得到了大规模验证。正是在这一时期,“Play to Earn”作为一种可行的 Web3 经济模型进入公众视野。

 

2025 年之前的 GameFi:我们必须吸取的教训  第4张

第四阶段:崩溃(2021-2022)

GameFi 的快速扩张也暴露出一些结构性弱点,其中最突出的是用户留存率低。虽然“边玩边赚”的模式最初吸引了大量新用户,但大多数用户最终未能保持活跃。数据显示,超过 60% 的玩家在上手 30 天内就停止了与区块链游戏的互动,核心问题在于大多数项目都以短期奖励为导向的设计。
许多 GameFi 应用优先考虑代币激励而非可持续的游戏体验,导致游戏机制重复、叙事乏味、娱乐价值低下。尽管玩家需要购买游戏资产,但这些游戏通常画面质量低劣,体验乏善可陈。当经济利益成为唯一动机时,游戏的内在乐趣就会逐渐消退,从而削弱用户长期参与和忠诚度的基础。

2025 年之前的 GameFi:我们必须吸取的教训  第5张

此外,一个更系统性的问题浮现:代币经济失衡和不断加剧的通胀压力。大多数“X to Earn”游戏依靠持续的代币发行来激励玩家参与,但缺乏有效的销毁机制或长期的储备机制。这导致了代币的快速通胀和持续贬值。
以Axie Infinity为例。该项目的代币供应量一度实际上没有上限,这导致了代币的快速通胀和长期价格下跌。尽管开发团队多次尝试调整发行率,但未能扭转代币价格暴跌的局面,最终削弱了玩家的积极性。与此同时,Axie 的 NFT 生态系统也面临着自身的供应问题。即使用户增长趋于平稳,系统仍持续生成新的 NFT 宠物,从而造成了结构性错配:需求下降,而 NFT 供应却不断增加。
STEPN也面临着类似的困境。它的 NFT 运动鞋可以无限繁殖,但新用户获取却跟不上资产创造的速度。结果,运动鞋的市场价格暴跌——从历史高点跌至仅剩几美元。激励机制供应过剩,加上需求不足,引发了代币贬值和用户流失的恶性循环。

 

2025 年之前的 GameFi:我们必须吸取的教训  第6张

除了经济方面的担忧之外,“X to Earn”模式还暴露了游戏设计方面的重大缺陷。许多早期的区块链游戏就像裹着一层薄薄的游戏化外衣的金融产品,缺乏精致的玩法和有意义的互动。例如,StepN 的核心机制是通过追踪步数来赚取代币,这种机制限制了游戏深度。同样,许多卡牌游戏也采用了重复性的战斗系统,玩家只需完成常规任务即可获得奖励。
在这种“玩游戏赚钱”的模式下,用户参与度主要由经济激励驱动。一旦奖励减少,用户留存率就会下降。即使是曾经拥有数百万用户的项目,在最初的热潮消退后,社区也常常会迅速衰落。在这种背景下,玩家更像是短期的“矿工”,而不是可持续游戏生态系统的真正参与者。
2025 年之前的 GameFi:我们必须吸取的教训  第7张
总而言之,用户流失、通货膨胀失控以及游戏玩法的肤浅,使得传统的 GameFi 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这引发了业界的反思:“X 赚钱”模式真的能够长期持续下去吗?下一代 GameFi 系统能否摆脱依赖新用户流入来维持激励机制的不可持续循环?为了应对这些结构性挑战,GameFi 已进入深度反思和范式实验阶段,为其演进的下一章奠定了基础。

GameFi 的下一步计划是什么?

如果说 GameFi 早期的繁荣建立在代币激励之上,那么如今的行业探索则越来越专注于发掘更深层次的价值来源。在最初的炒作之后,项目团队和开发者开始意识到旧有“玩赚”模式的局限性,并正在重新评估激励机制与用户行为之间的关系。
一种新的思路正在形成:代币奖励不应被视为最终目的,而应与现实世界的行动和可衡量的服务贡献相结合。其目标是构建以真正的效用和外部价值为基础的系统。“动起来赚钱”是这方面的早期尝试,将健身行为与代币激励相结合。虽然运动本身具有内在益处,但其代币经济的崩溃暴露了一个关键的局限性。在缺乏经济激励的情况下,单靠内在价值不足以维持用户参与度。
这引出了一个新的方向:将代币激励锚定到额外的、外部可验证的价值来源上。这些价值来源可能包括由用户行为产生的可量化服务——例如提供带宽、电力、数据,或从生​​态系统外部引入资金流,以强化奖励结构。DePIN 的兴起是这条道路上最有前景的探索之一。通过部署和操作物理设备,用户贡献现实世界的服务,例如连接、能源供应和位置数据,以换取链上奖励。该模型旨在摆脱闭环激励机制,将原生价值创造与现实世界的供给联系起来,并有望提高用户留存率和系统可持续性。

2025 年之前的 GameFi:我们必须吸取的教训  第8张

Cyber​​Charge:连接实体硬件和 GameFi 激励机制

在众多探索新范式的项目中,Cyber​​Charge 脱颖而出,成为创新典范。它推出了全球首款 Web3 多功能智能充电器,该设备将现实世界的充电行为与基于区块链的激励机制无缝集成,开创了创新的“充电赚钱”模式。简单来说,用户只需为手机或其他设备充电即可获得代币奖励。每次充电行为都成为获得代币和空投的机会,团队将这种机制称为“充电挖矿”。
通过将 GameFi 元素融入日常活动中,Cyber​​Charge 将日常充电转变为一种互动式、奖励驱动的体验,从而提升了用户参与度和产品粘性。更重要的是,Cyber​​Charge 打破了传统的代币驱动模式。其底层架构和激励设计体现了更深层次的结构性创新。
首先,在价值创造方面,Cyber​​Charge 将其代币经济与现实世界的能源服务挂钩。连接到网络后,每个分布式充电设备都会参与负载平衡和区域能源预测等任务。借助人工智能算法,Cyber​​Charge 网络可以优化电力分配并提高整体系统效率。这意味着用户不仅可以赚取代币,还可以积极支持更广泛的能源基础设施的性能。与仅依赖新代币发行的通胀奖励模型不同,Cyber​​Charge 的方法将链上奖励与可衡量的链下效用相结合。这种价值创造模型为代币提供了更强大的内在支撑,从而有可能降低通胀压力和投机性波动。
2025 年之前的 GameFi:我们必须吸取的教训  第9张
其次,Cyber​​Charge 打破了 GameFi 常见的单调、标准化和重复的模型,在玩法和激励机制上均采用模块化设计。其硬件由一个充电插头和一组可扩展的磁吸式智能模块组成,每个模块代表一种独特的奖励逻辑或任务类型。这些可互换的组件可以链接到不同的区块链游戏或应用,使用户只需切换模块即可参与各种活动并获得相应的奖励。
这种模块化架构为构建多样化的生态系统提供了潜力,涵盖数百个组件和丰富的游戏玩法。相比于传统 GameFi 中“完成任务,获得奖励”的重复模式,Cyber​​Charge 提供了更丰富、更灵活的交互体验。用户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在应用场景之间切换,显著减少重复操作带来的疲劳。
此外,该项目计划与更多 Web3 应用和生态系统集成。例如,支持Solana Saga 手机等区块链设备,或连接 DeSIM 等去中心化通信服务。这意味着未来使用 Cyber​​Charge 的用户可以获得来自能源基础设施网络的代币奖励,并解锁游戏或 DApp 中的专属福利。这种多元化的激励机制扩展了参与的价值主张,并有助于培养更稳定、更活跃的用户群。

 

2025 年之前的 GameFi:我们必须吸取的教训  第10张

最后,从宏观层面来看,Cyber​​Charge 代表了一种将现实世界行为与基于区块链的激励机制相结合的全新范式。通过将实体基础设施(充电网络)与代币奖励和游戏化体验等虚拟经济系统连接起来,Cyber​​Charge 旨在打破传统 GameFi 闭环的自指逻辑。相反,它致力于创建一个链上和链下价值能够互动、相互促进的模型。对于用户而言,这种范式提供了双重益处体验。一方面,诸如设备充电或使用实体硬件等现实世界行为,既满足了实际需求,又提供了切实的服务。另一方面,这些行为被游戏化,将日常活动转化为获得数字奖励和享受的机会。这种功能实用性和互动参与度的结合,能够带来更深层次的满足感和用户粘性,远比仅仅点击屏幕赚取代币的肤浅吸引力更加持久。

结论:迈向可持续的 Web3 体验

从Axie Infinity和STEPN等旗舰项目的迅速崛起和衰落中,它们揭示了代币驱动增长的局限性。GameFi 早期的成功建立在短期激励之上,已不可持续。未来在于优先考虑长期价值和有意义参与的模式。Cyber​​Charge 为这种转变提供了一个引人注目的例子。通过将设备充电等现实世界行为与游戏化激励相结合,它引入了双引擎模型:实际效用作为价值锚,游戏玩法作为参与驱动力。这种方法有助于解决用户留存、通货膨胀和游戏疲劳等关键问题。然而,这并不能保证。平衡现实世界服务与虚拟奖励、设计可持续的代币经济以及接触主流用户仍然是悬而未决的挑战。
显然,GameFi 正在从投机走向实用,从炒作走向实质。随着出行、学习和充电等现实世界行为被代币化和游戏化,Web3 正逐渐贴近日常生活。在这个新范式下,即使是最简单的行为也可能产生价值,并将 Web3 推向金融领域之外,融入日常生活。

The End

文章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谈天说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阅读